(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锡山区紧紧抓住“互联网+”战略机遇,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使本地特色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走向全省乃至全国各地,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23年上半年,全区拥有农产品电商营销主体15家,网店数量58个,实现网上营销销售额达1.32亿元,同比增长13.8%。
网络铺就“信息高速路”,拓宽农民致富路。锡山区2022年起建立了集智慧零售微信云商城、网络直播间、电商培训室等于一体的“锡农荟”农产品综合电商平台,帮助全区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搭设电子商铺,吸收了植美园艺、春丰农业、新乐活农业等家64家企业商户入驻,进一步为本地特色农特产品“代言”销售,减少了中间环节,今年上半年开展了农产品线上直播12场,促进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小屏幕”链接“大市场”,助力特色农产品走俏。无锡杨氏草莓专业合作社成功克服了生鲜农产品包装运输问题,投资了1.4亿元建立原产地生态农产品的生产、物流和销售一体化供应链体系,打造了“一镜四出”的直播模式,创造了单日销售草莓1万箱的销售奇迹,让锡山草莓走向了全国。“以前草莓卖多少钱,全由果贩说了算。现在通过网络卖草莓,由农民和市场说了算。”总经理李成龙感概,数字化营销为自己带来的最直观感受,是农民有了参与市场定价的自主权。
“互联网+”消费升级,“绣球”翻出新“花”样。随着“悦己经济”和“她经济”的崛起,鲜花成为电商平台新增长点,生鲜电商平台的介入加速了优质品种对用户的触达,也为上游的种植者带来了更多的种植信心。无锡绣球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杜燕华牢牢把握市场机遇,细化绣球品种、色系的挖掘和种植规划,升级分选标准,在各大生鲜电商平台展开布局,全年配送绣球花达到了30多万盆,销售额年增幅达15%以上。
下一步,锡山区将加快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依托农产品电商发展论坛,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触网上网,积极运用淘宝天猫、抖音、快手等多平台开展网销,探索成立农产品电商发展联盟,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与电商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融合发展,让锡山优质农产品“走”出去、“旺”起来。
通讯员 浦佳妮
上一篇:金科: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科易小贷持有标的资产20%股权
下一篇:最后一页
-
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犹如一台做预测的机器据西班牙《万象》月刊网站8月12日报道,我们大脑工作的方式有点像手机或谷歌的自动填充功能:不断尝试猜测下一个单词。每当我们听播客、读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