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当地村民在“中国井”取水。人民网记者 黄培昭摄
人民网基加利6月2日电 (记者黄培昭)由“千丘之国”卢旺达首都基加利驱车东行,地势蜿蜒起伏、斗折蛇行,大约两个小时,来到东方省卡永扎镇的西卡村。由中国地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地公司)中东部非洲分公司承建的其中一口太阳井,便位于村上的“愿景小学”里。
西卡村四面环山,景色秀美,翠绿宜人,但由于地处山坳,交通不便,这里生活贫瘠,人们连饮用干净水都不能得到保障。加之卢旺达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境内市政公用设施配套严重不足,全国大部分地区没有市政供水,首都基加利市区以外及更偏远地区的饮用水问题十分严峻。在此背景下,贫困的西卡村无力自己打井解决生活用水问题,当地居民只能靠在河沟、湖渠、沼泽中取水饮用,造成一系列卫生健康问题。然而,中国政府援助卢旺达的200口井项目,彻底改变了这里的一切。
中国政府援助卢旺达200口井项目,是重要福利性民生项目,由中国地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东部非洲分公司负责承建,2019年11月22日正式开始实施。经过20多个月的紧张奋战,施工单位努力克服新冠疫情突发的不利影响,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精心组织谋划施工生产。到2022年3月31日,200口井项目组在卢旺达11个地区的181个乡村建设200口水井,解决了近11万当地民众饮水难的问题,极大地改善了卢旺达的用水条件。同时,通过增加监测井和太阳能泵井,来对当地水质、水位进行长期动态监控,并对光伏清洁能源在非洲供水领域应用进行探索和示范,为今后的供水可持续发展积累经验和资料。此外,洁净的饮用水变得容易获得,这也缓解了卢旺达与乌干达边境地区民众在旱季的饮水争端,化解因水资源短缺导致的社会矛盾冲突。
中国地质中东部非洲分公司总经理朱兴辉告诉人民网记者,中国政府无私援助卢旺达200口井项目,不仅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也为世界发展援助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效果。坚持民生优先,精准援助、精准扶贫让民众满意,使民众受惠。“小而美”的打井供水项目给卢旺达181个乡村11万民众带来了清澈、甘甜的饮用水,对改善乡村健康、卫生、饮水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与此同时,太阳能光伏动力水井的示范性应用,不仅充分利用了当地清洁能源,克服了没有电力供应的缺陷,而且对非洲欠发展地区探索清洁能源应用与改善民生、减贫惠农具有前瞻性示范效果。
人民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受疫情影响,自2019年11月开工起,项目主要管理人员连续在岗,他们远离祖国与亲人,默默坚守,无怨无悔,用坚守践行援外精神,用执着展现援外风采,用担当铸就无悔人生。
2021年11月5日,卢旺达《新时代报》发表《中国基建更胜一筹——在疫情全球化背景下推进在卢旺达基础设施建设》。文章写到:水井、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是卢旺达与中国建交50年来的重要合作成果。中国援助的200口井项目将解决该地区长期存在的用水问题,是两国友好关系的重要标志。卢旺达普通村民巴拉欣尤扎感慨说:“由于缺少干净的饮用水,大家吃了很多苦,不得不长途跋涉去其他地方取水。有人喝附近沼泽里不干净的水,患了水传疾病。中国政府帮我们打井,满足了我们的用水需求,中国井让我们吃上了放心水,并解决了我们的健康和卫生问题。”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援卢旺达200口井项目作为中卢两国友好的缩影,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精准发力,助力卢旺达解决乡村饮水难题,在卢旺达脱贫攻坚过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地媒体评论说,200口井项目的顺利实施,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卢两国传统友谊,推动两国携手共赢和互惠发展。
下一篇:最后一页
-
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犹如一台做预测的机器据西班牙《万象》月刊网站8月12日报道,我们大脑工作的方式有点像手机或谷歌的自动填充功能:不断尝试猜测下一个单词。每当我们听播客、读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