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周四,美国将公布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经历了年初短暂强势后,多项经济指标从2月开始出现波动,普遍预期上季度美国经济将放缓。对于美联储而言,银行业影响的不确定性和通胀压力让政策选择陷入两难境地,加息预期再次出现波动,悬念或保留到最后一刻。
【资料图】
经济或超预期放缓
在结束上半年连续两个季度的短暂下调后,美国经济一度在去年三、四季度恢复活力,GDP分别实现了3.2%和2.6%的增速。然而在1月延续强势表现后,高通胀和加息等因素开始冲击消费端,经济动能开始放缓。机构预测,上季度美国GDP增速将降至2.0%。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存在超预期下滑的可能性。亚特兰大联储GDPNow工具在周三公布的最后一份预测中,已经将GDP增速下修至1.1%,较此前的2.5%直接下修超过一半。
临近季末的数据已经显示,消费者和企业面临的逆风正越来越大。
作为美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3月零售销售月率环比下滑1%,这是过去五个月来的第四次下降,且呈现出受影响部门进一步扩散的特点。消费者信心也出现了波动,咨商会和密歇根大学调查均显示受访者对经济和通胀的担忧。
此外制造业持续低迷,纽约联储、达拉斯联储、里士满联储制造业指数继续处于萎缩区间。不考虑汽车和飞机,3月耐用品订单仅增长0.3%,商业投资同样在过去五个月内第四次下降。全美独立企业联盟(NFIB)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小企业主中认为融资更困难的比例创下了2012年12月以来最高纪录,预计未来3个月信贷环境将更为严峻的比例也创下10年新高。“小企业主对未来的经济状况持怀疑态度。”NFIB首席经济学家邓科博格(Bill Dunkelberg)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出口和房地产部门是为数不多的亮点。美国3月份商品贸易逆差为846亿美元,低于2月份的920亿美元。房地产市场出现一些触底迹象,3月份新房销售额飙升9.6%,为2022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但这些不足以阻止经济放缓的压力。
与此同时,硅谷银行破产的影响或还没有完全释放。统计显示,3月以来美国整体银行信贷下降了约1.5%,存款一度从小型银行流向大型银行。美联储褐皮书称,几个辖区发现,在对流动性的担忧加剧之际,银行收紧了贷款标准。
美联储下一步怎么走
盛宝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雅各布森(Steen Jacobsen)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业危机苗头被以紧急的方式处理,但根本问题没有解决。美国90%的银行并不是“大而不能倒”,因此他认为硅谷银行破产的后续影响可能依然处于早期阶段。
在一季度存款流失超过1000亿美元后,第一共和银行再次陷入漩涡。周三该行市值曾跌破10亿美元,相当于2021年11月峰值的2.5%。据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美国政府不愿干预救援进程。
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对银行业担忧重燃令原本“板上钉钉”的政策变得扑朔迷离,预计5月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一度降至70%以下。按照嘉信理财的统计,这并不能视为完全可靠预期。
持续的物价压力和银行业困境将让美联储政策选择变得越发艰难。雅各布森向记者表示,他相信接下来通胀将继续保持粘性,同时对下半年中国复苏下的能源前景保持乐观,因此美联储在年底前不会放松,这可能让政策和经济的矛盾变得更加尖锐。
值得一提的是,美联储官员在缄默期前的评论中,已经将注意力转向了持续的高通胀和至少再加息25个百分点的必要性。目前招聘仍保持强劲,工资增长速度快于美联储认为的可持续增长速度,服务业通胀持续高企,包括美联储理事沃勒在内的多位委员暗示,通胀方面的进展“停滞不前”。
美银证券首席美国经济学家盖本(Michael Gapen)倾向于不确定性不足以令美联储改变立场。他表示,尽管通胀放缓,但要回到2%的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我们维持2024年3月首次降息。如果金融系统的压力在短期内减轻,我们不能排除更强劲的宏观数据会导致美联储在5月之后进一步加息。”
-
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犹如一台做预测的机器据西班牙《万象》月刊网站8月12日报道,我们大脑工作的方式有点像手机或谷歌的自动填充功能:不断尝试猜测下一个单词。每当我们听播客、读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