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万物复苏,又是一年春耕备耕好时节。在四川省攀枝花烟区的田间地头,烟农们正在抢抓农时备战春耕,为下一步种植烤烟做好准备。
(资料图)
有机肥让土地“绿意浓”
“你们看,这就是去年烟叶采烤结束后,我们指导李罗贵家种植的秋豌豆,不光能帮助烟农增收,还可以翻压后肥田。”攀枝花米易县坪山烟点技术员卢云指着面前一大片绿肥种植区域,对同行的高隆村党支部书记周汉云说。
拖拉机开展翻地作业。攀枝花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供图
今年,高隆村五社烟农李罗贵计划种植烤烟54亩,他早早地就开始谋划今年的种植工作。“我这几年都在种烟,但烟长得不咋好,烟点宣传的种植绿肥可以改善土壤肥力,我就去买了点豌豆种子,前几天采收完豌豆,这两天正在把绿肥翻到地里,就等捂一段时间就可以起垄打窝移栽了。”李罗贵说。
为解决长期施用化肥带来的地力退化问题,米易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按照“稳总氮、增有机、减无机”的原则,积极抓好“绿肥+有机肥”的入田提质工作,“绿肥一碾压,庄稼乐开花”的效果得到广大烟农的认可。
流转耕作让土地“显活力”
紧紧围绕四川省烟草行业“稳烟田、育主体”工作,首先要在“稳烟田”上下功夫,充分备足耕作土地,为春耕备耕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村首先从土地流转入手,通过实地调查,共整合村集体土地80亩进行集中流转;同时积极协调农户间对闲散土地进行流转,确保烟农有地可种、有烟可收。”仁和区辣子哨村书记彭国辉说。
辣子哨村作为平地镇最大的烤烟种植千亩村,2023年共落实烤烟种植面积2254亩,种植户95户,计划收购烟叶6424担;共流转土地530亩,其中流转村集体土地80亩、农户间流转土地450亩。
烟农正在开展绿肥翻压。攀枝花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供图
机械化作业按下春耕 “高效键”
格萨拉乡是今年攀枝花开辟的烤烟种植新区。开发之初,这里的机械化程度不高,烟农为了赶节令,有时不眠不休地劳作,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增加了种植主体生产成本。
今年,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盐边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有效整合地势平坦的撂荒土地资源3600亩,形成了“田成方、沟相通、路相连”集中连片烟叶生产单元格;同时以烤房群为中心,完善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为减少烟农劳动强度,实现轻松种烟,县烟草公司牵头,盘活合作社农机174台,种植主体自行改造农机并推广使用5台。
“以前种烟用工多,有时候要提前一个多星期找工。现在种烟比以前好多了,从备耕到采烤,都能实现机械化操作,机器翻地又快又好,省时省力省心,翻地质量还很高。”烟农陈昌华说。
为更好的推广机械化生产,今年2月,烟草公司组织种植大户代表集中学习全程机械化操作。据介绍,小型起垄机一次起一厢,高度在15厘米,而大型起垄机一次可以起二厢。在新区整地环节,大型农机的普及使用达到95%以上,对比人工,机械化作业亩均投入可节约70余元。经济收益增加了,烟农对于机械化作业热情也更加高涨。
2023 年,攀枝花市计划种植烤烟8.05亩,收购21.1万担,采购大、中型农机10台大型农机,目前已完成土地深翻6.66万亩、起垄1.55万亩。
春日暖阳照耀着攀西裂谷,翠绿的田野上孕育着新的希望。经过悉心耕作,一片片细碎平整的土地、一垄垄饱满挺直的烟厢映入眼帘。远处布谷鸟传来鸣唱,预示着今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张浩林、陈立波、罗婧曦)
-
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犹如一台做预测的机器据西班牙《万象》月刊网站8月12日报道,我们大脑工作的方式有点像手机或谷歌的自动填充功能:不断尝试猜测下一个单词。每当我们听播客、读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