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3月23日电 (记者 陈杭)北京市拟加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护,细化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应对突发事件、防控学生欺凌和预防性侵害性骚扰未成年人的制度,以及学生体质监测制度。要求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建立网络暴力预警预防机制,设立紧急防护功能。
23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对《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草案)》进行第二次审议。
修订草案二审稿共九章六十一条,分为总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法律责任、附则。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细化校园安全管理制度
北京市人大社会建设委表示,修订草案二审稿细化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应对突发事件、防控学生欺凌和预防性侵害性骚扰未成年人的制度,要求学校、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设施、卫生环境等符合标准。
修订草案二审稿提出,学校、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日常巡查、定期检查、技防监控等措施,加强安全保卫、场地设施、食品安全、校车运行、学生宿舍、文体活动等方面的管理。
修订草案二审稿提出,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及时制止、处理学生欺凌行为。
建立学生体质监测制度
修订草案二审稿补充学校心理健康干预和开展法治教育的支持措施,要求建立学生体质监测制度,发现未成年学生出现近视、肥胖等倾向或者有导致体质下降的不良行为习惯,应当进行必要的管理、干预,并督促、指导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及时给予健康保障。
不得安排未成年人参加商业性活动
修订草案二审稿增加学校、幼儿园不得安排未成年人参加商业性活动的规定,不得向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推销或者要求其购买指定的商品和服务。
建立网络暴力预警预防机制
北京市人大社会建设委表示,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通过明确政府监管责任、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主体责任,发挥行业组织作用等形成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合力。建议增加网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网络保护职责,以及学校和监护人的保护义务,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的网络环境。
修订草案二审稿对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建立网络暴力预警预防机制,设立紧急防护功能,以及向未成年人提供算法推荐服务作出规定,提出向未成年人提供算法推荐服务的,应当便利未成年人获取有益身心健康的信息,不得推送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不良嗜好等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
2022年11月24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对北京市政府提交的《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草案)》进行了第一次审议。(完)
-
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犹如一台做预测的机器据西班牙《万象》月刊网站8月12日报道,我们大脑工作的方式有点像手机或谷歌的自动填充功能:不断尝试猜测下一个单词。每当我们听播客、读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