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提醒:生病时多喝水 能缓解一些病情_全球新视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 整理)近年来,“生病多喝水”在网上遭到了群嘲,被认为“直男语录”。那么,生病时多喝水真的能帮助缓解病情吗?还是只是一种口头上的空话?
据厦门疾控专家说,生病时多喝水,对于一些疾病的缓解与恢复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为生病时可能会出现体液流失、代谢减慢等情况,患者可通过多喝水达到改善脱水状态、加快代谢、平衡体温等目的。例如,对于感冒来说,喝水能起到以下作用:
1.加速新陈代谢,加快人体吸收药物、排出废物和有毒物质。
2.对于伴有发热症状的人,多喝水,能经由汗液的蒸发或尿液的排泄散热,使体温降低,有利于缓解发热症状。水的比热值高,蒸发数值大,每毫升水的蒸发热约为579.5千卡,故人体只要蒸发少量的水即可散发大量的热。
3.补充因呕吐、腹泻等症状造成的水分流失,利于身体恢复。
4.感冒多伴随呼吸道炎症,而炎症反应多会产生红肿热痛等症状,患者常感觉呼吸道干燥,对于咳痰患者,干燥的呼吸道会让痰液更难咳出。因此应多补充水分,有利于病情的缓解。
当然,除了生病时要多喝水外,日常生活中也需要保持良好的喝水习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轻身体活动的成年人每日最少饮水1500毫升—1700毫升(7—8杯),在高温或强身体活动的条件下,应适当增加。
喝水也并非越热越好。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研究表明,温度超过65℃的过烫饮品为2A类致癌物(即很有可能致癌),并且水温过高容易烫伤消化道黏膜。
但是,长期喝冰水也容易造成肠胃不适应,诱发疾病。推荐日常喝水以34℃—38℃的温热水为宜,水温尽量不要超过60℃。
-
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犹如一台做预测的机器据西班牙《万象》月刊网站8月12日报道,我们大脑工作的方式有点像手机或谷歌的自动填充功能:不断尝试猜测下一个单词。每当我们听播客、读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X 关闭
资讯
X 关闭
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