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老人突发身体不适,社区半小时高效应对 全球聚看点
(资料图片)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张雪
“我老伴儿突然感觉胸闷,请求街道予以帮助。”2月初的一个晚上,紫竹院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接到电话,得知居住在北洼路社区的王大爷突感胸闷,急需就医。紫竹院街道按照助医服务方案,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预案,北洼路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立即派遣值班人员,携带应急救援设备紧急赶往居民家中。
“我们到老人家里的时候,老人心率已经达到130多,并出现胸闷、气短的感觉,我们马上给老人用氧气袋进行吸氧缓解,并安抚老人。一开始老人的老伴儿情绪很激动,看到我们来了之后心情才平复了很多。”驿站工作人员说。
工作人员了解到,老人今年68岁,家里只有这老两口儿,属于失独家庭。老人家住四楼,没有电梯,幸好工作人员前往老人家时携带了爬楼机,方便老人上下楼。大约15分钟后,大家将老人安全护送至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急诊心内科医生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发现患者心律不齐,经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形态搏动无明显异常,排除了心肌梗塞。后经吸氧30分钟,老人的不适感才消失。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检查及医生的指导建议,老人病情趋于稳定。随后,工作人员将老人安全护送回家。“有困难找政府,你们真是我们老百姓的守护者和贴心人啊!”王大爷激动地说。
紫竹院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紫竹院街道结合群众实际需求,创新性开展“暖心助医”专项扶助活动,设立了北洼路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和紫竹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每个驿站负责11个社区,为困难群众及行动不便老年群众提供助医服务。活动开展1年多以来,先后为地区200多位老人及困难群众提供高效服务。今年春节节日期间,两个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提供紧急就医2次陪诊、代取药10余次,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街道供图
-
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犹如一台做预测的机器据西班牙《万象》月刊网站8月12日报道,我们大脑工作的方式有点像手机或谷歌的自动填充功能:不断尝试猜测下一个单词。每当我们听播客、读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X 关闭
资讯
X 关闭
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