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返赃活动现场。 陈沿佑 摄
中新网南宁12月29日电(陈沿佑 祁玮 颜诗琳)12月29日,广西南宁市公安局兴宁分局开展“岁末年初打击突出违法犯罪攻坚战返赃活动”,现场为市民返还电信网络诈骗赃款48.16万元(人民币,下同)。
(资料图)
在活动现场,警方展示了一批查获的电信网络诈骗工具,并现场分享了三个电信网络诈骗案例。以案例普法,告诫市民警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图为警方在介绍电信网络诈骗,并指导如何防范。 陈沿佑 摄
“网络上所有高收益的理财投资,基本是诈骗。”广西南宁市公安局兴宁分局反诈中心负责人赵福文介绍,目前已知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有12大类,50多种小类。电信网络诈骗花样繁多,发案数约已占刑事案件的60%。为此,赵福文总结了“七字真言”:不听、不信、不转账。
图为警方查获的电信网络诈骗工具。 陈沿佑 摄
赵福文介绍,警方发现电信网络诈骗中被骗金额比较大的是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占比约12.4%。该类诈骗的手法主要是犯罪分子在社交平台找目标、许诺高收益高回报、先给甜头再骗大钱,犯罪分子等受害人尝到甜头加大投入后就开始收割。目前已知的收割方式有:忽悠受害人频繁交易收取高额手续费、提现失败需充值才能提现、直接后台更改数据、直接删好友卷款消失等。
图为警方查获的电信网络诈骗工具。 陈沿佑 摄
警方提示,市民要对超高收益的投资保持戒心,做到四个“不要”。不要被所谓的高利率迷惑双眼,切勿相信只挣不赔的“买卖”,避免落入网络投资理财诈骗陷阱;不要轻信互联网平台上陌生人发布的荐股、释放内幕消息或推荐所谓的赚钱项目,不加入全是陌生人的“投资群”,不轻信“营业执照”,不做“国际盘”;不要轻易下载陌生人推荐的无法验证是否合法合规的理财平台,更不要向平台注资;不要向陌生的对公、个人账号汇款转账,一旦遭遇诈骗,保存好汇款或转账时的凭证,并立即报警。
图为警方查获的电信网络诈骗工具,俗称“猫池”,诈骗分子通过该设备可同时向多个用户拨号。 陈沿佑 摄
据了解,2022年以来,南宁兴宁警方积极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联合金融机构和通信部门共计侦破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4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13人,止付4398.92万元、冻结6270.68万元,返还被骗赃款166.03万元。(完)
图为警方向市民返还电信网络诈骗赃款。 陈沿佑 摄
-
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犹如一台做预测的机器据西班牙《万象》月刊网站8月12日报道,我们大脑工作的方式有点像手机或谷歌的自动填充功能:不断尝试猜测下一个单词。每当我们听播客、读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X 关闭
X 关闭